我省力争新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平台)等,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到2020年,全省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500家,培养战略科技人才130名左右,促进6000项科技成果转化。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就辽宁省“一带五基地”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了包括上述内容的任务目标。
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收入占全行业60%以上
省工信委承担了三个基地工程框架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关于基本构想和重点任务,省工信委介绍,先进装备制造业将围绕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实施八项子工程,即航空装备工程、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工程、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工程、重大成套装备工程、高档数控机床工程、机器人及职能装备工程、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和集成电路装备工程,在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重大产品等方面实现突破,不断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重大技术装备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围绕高新工程重点领域,不断增强高新装备研制和保障能力。新型原材料产业将瞄准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急需的金属新材料等。
到2020年,我省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达到60%以上,新材料占原材料比重达到10%以上,石化和钢铁工业先进过程控制投用率达到60%以上。到2030年,将我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和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
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专业化众创空间
省发改委介绍,重大开发开放平台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既是企业和项目的汇聚地,也是“一带五基地”建设的主战场。辽宁将抓好新区园区建设。重点是,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沈抚新区为核心载体,积极构建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充分发挥大连金普新区和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引擎作用,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落户;深入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打造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融合对接示范区。
抓好研发平台建设。面向“五基地”发展需求,在充分发挥原有平台作用基础上,按照国家布局,力争新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工程研究中心、工业研究院,加快建设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大连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支撑先进装备制造、重大技术装备、新型原材料等相关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沈阳浑南区、大连高新区、大连化物所、鞍山高新区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专业化众创空间,促进双创资源有效集聚。
到2020年培养战略科技人才130名左右
省科技厅就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介绍。提出力争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省份,建立起特色鲜明、与发展相适应、创新资源高效集成的科技创新体系,全省R&D 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力争到2030年建成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力争到2020年攻克约180项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创新装备和新产品80个,选育100个农作物新品种。到2020年全省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500家,培养战略科技人才130名左右,促进6000项科技成果转化。
省政府今年安排了省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用于对企业研发等给予后补助,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实施人才服务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并正在研究制定落实国家振兴东北科技成果转移化专项行动等政策措施。
2017年,沈大自创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1亿元,同比增长7.6%;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94%,引领和支撑全省创新发展的能力初步显现。今年将制定并推进落实2018年重点目标任务,加快“人才特区”建设。着力推进建立与自创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打造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体制的先行区。
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09元
省农委介绍,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达到1374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15元,比2012年增加4363元。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6909元,年均增长6.3%;到2030年,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工业生产基地。有效期内辽宁名牌农产品达到146个、特产之乡达到70个。
2017年,我省盘锦大米、大连海参、北镇葡萄、鞍山南果梨获国家百强区域公共品牌,2020年力争达到15个。2017年全省有效使用标志产品总数达到368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585个、绿色食品1016个、有机食品8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