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辽宁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辽宁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三五”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3-21 15:51:40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增强,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1.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不断提升。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控制系统、核心部件和基础材料等瓶颈,实施了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取得新突破,攻克了压缩机轴流与离心共轴结构设计、高档智能化数控机床关键核心技术等关键技术200多项。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500公斤六轴工业机器人等60余个新产品实现产业化,填补了国内空白。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平稳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1539家,是“十一五”末的2.8倍;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13.4%。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92亿元,较“十一五”末翻了一番。面向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突出全要素
整合、全产业链布局,组建了13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76个专业技术平台和1个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与辽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资源高效集成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贯通全产业链条,引领传统产业技术提升,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有力地支撑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2.区域创新载体不断壮大。坚持把高新区和特色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加速推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全省各市均有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整体布局,阜新、锦州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总数达到8个,数量居全国第4位。高新区已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下,13个科技特色产业集群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作用更加突出。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894亿元,同比增长13.6%。本溪生物医药、鞍山激光、阜新液压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已经成为辽宁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领。目前辽宁已拥有国家级科技产业化基地18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6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1个。
       3.科技强农惠民成效显著。农业种子创新工程成效显著,辽单系列玉米种质与育种技术创新、北方粳稻穗型改良技术理论等关键育种技术取得突破,选育并审定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403个,备案花生、果蔬等新品种425个;培育畜禽新品种(系)3个、水产新品种5个;选育林木良种11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8%。设施农业结构设计等重大关键技术及成果得到有效转化与广泛应用,全省农村科技特派工作稳步发展,已基本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和农民技术员培训网格化区域培训体系,实现了一村一名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技术员全覆盖,有效解决了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科技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批建了36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了对优生优育、中医中药、器械研发、卫生管理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项目的支持,重点开展了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基础研究和传染病防治,全省医学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针对沈阳地区糖尿病眼病、建平县肝脏疾病等区域性高发疾病,开展综合干预与治疗,使60余万人受益。建立了省级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技术平台,样品采集覆盖到县区,共监测食品21大类,约120项指标;建立了7个区域性非煤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基本形成了规范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完成了3类“金盾工程”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了7大公安信息化应用技术平台。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4.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构建了“三个层次”新的科技计划框架体系和“五位一体”新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使资金、人才等资源更有效地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集聚。全省R&D经费达435.2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51.4%;R&D活动人员达到162625人,较“十一五”末期增长28.7%。科技基础条件更加完善,拥有各类批建的研发机构1694家,包括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53个、工程实验室11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4个、工程研究中心95个,数量居于全国前列;建有公共研发平台、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平台349家,100个重点产业集群已建成研发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118个;各类众创空间达到156家,累计毕业企业206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61家,孵化面积269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8家,在国内排名第五位,孵化面积98万平方米。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14家,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入园企业770家。科技政策体系更加健全,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辽委发〔2012〕16号)为核心任务,全省先后出台具体政策措施50余项,颁布实施了《辽宁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2014年)、《辽宁省专利条例》(2013年)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对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实施产学研结合促进工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意见》(辽政发〔2012〕34号),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两院十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氛围。
       (二)“十二五”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
       一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经费投入虽然增速较快,但R&D经费占GDP比重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资金为支撑,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未能有效建立,科技投入支撑重大科技创新的能力明显不足。二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加强。辽宁是国有企业分布较广、比重较大的典型省份,大型装备为主的产业特点更多依赖国家政策牵引与投资拉动,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强、等靠要依附政府现象比较普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和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比例、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科技体制改革亟待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体系条块分割的问题依然严重,全链条、贯通式的科研布局尚未有效建成,各种创新要素(例如科技成果、人才等)进一步向市场活跃的发达地区集聚,致使科技成果转化“墙内开花墙外香”和科技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时有发生。四是高新区创新驱动引擎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灵活,高新区发展缺乏后劲和动力;高新区主导产业不鲜明,什么“菜”都装进高新区的筐子里,产业集聚效益不能有效突出;高新区产业发展质量不高,高和新两个特征不够突出,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尤其是电子信息、生命科学、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五是社会创新文化氛围有待全面提升。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传统意识依然根深蒂固,科技创新的土壤还相对贫瘠,全社会创新意识、创新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鼓励、支持创新的政策宣传还停留在初浅阶段,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舆论还未深入人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尚未形成。
       (三)“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辽宁科技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1.迎来的新机遇。一是世界新一轮工业革命为辽宁科技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开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基础科学领域正在或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各类创新战略。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的作用日益突出。更多全球技术中心将向中国转移,成为未来科学发展新契机。“十三五”辽宁有机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
       二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为创新型辽宁建设带来新的机遇。积极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是“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的最突出特点。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技术进步,突破发展瓶颈制约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推动我国在转变科技管理方式、统筹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部署,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将成为辽宁“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主题。
       三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为辽宁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东北振兴发展做出的重要批示、《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沈阳成为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七省市之一)的出台,使辽宁创新发展不但能享受普惠性的政策供给,还将享受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中独有的政策红利,获得先试先行的良机。同时,近期“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相继出台,为辽宁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电力等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产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为老工业基地再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
       2.面临的新挑战。辽宁的科技创新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产业科技创新面临加剧的国际竞争带来的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制造业的强势回归,德国政府“工业4.0”战略的实施,使本来面临人口红利消失、技术附加值低等问题的“辽宁制造”产品进一步遭受致命的挤压,国际市场份额减小。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未来“辽宁制造”产品能否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辽宁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亟需依靠产业技术的革命性创新来推动,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正面临强大国际竞争对手的严峻挑战。
       二是创新要素集聚面临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带来的挑战。南方发达省份进入市场经济较早,在资本、成果、人才等创新要素配置中充分利用市场优势,已在科技资源配置上占得先机。近年来,辽宁科技创新能力虽有所提升,但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并不充分,导致成果外流,人才外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有效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将成为辽宁能否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面临体制机制性矛盾带来的挑战。虽然辽宁的学科和科研机构的设置与产业布局契合度较高,但现有机制体制束缚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积极性。只有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度的藩篱,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充分释放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才能使辽宁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激发辽宁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转入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
       四是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尽管全省经济呈现出逐步起稳的态势,但辽宁仍然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幅锐减,不仅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而且直接影响到了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面对科技经费使用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成为新形势下政府和企业需要破解的新问题、新挑战。
       面对上述新形势和新需求,辽宁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自信心,抢抓机遇、直面挑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胆革除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科技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十三五”阶段性特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四个着力”要求,深入实施“四个驱动”战略,突出深化改革治本之策,把握创新驱动决胜之要,以构建辽宁自主创新体系为核心,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人才链,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不断夯实科技基础,构筑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充分释放各类科技资源的创新活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供给的质量、效率和效益,努力使科技创新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的驱动源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需求导向,市场机制。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作用的关系,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创新要素向主导产业聚集,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2.精准发力,重点突破。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精心组织,精心筹备,精准发力,确保创新驱动战略精细化实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影响创新驱动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重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3.上下联动,协同推进。要全面系统谋划辽宁科技发展大局,充分利用国家创新资源,大力加强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有机衔接,将辽宁科技发展融入全国大局;加强省市联动,统筹科技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协同推进创新驱动。
       4.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近期与长远的关系,瞄准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主要制约矛盾,提高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若干重点产业领域技术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为把辽宁建成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支点,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提供科技支撑;科技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基本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创新价值得到更大体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创新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的新体制、新机制,创新潜力得到极大释放;创新型辽宁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建成体制健全、机制灵活、政策完备、功能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使辽宁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行列,成为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
       2.具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
       ——创新投入大幅增加。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5%;R&D活动全时人员当量达到12.5万人年。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构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整合人才链、提升经济与社会价值的“4+1”链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共性、专业、综合服务三类创新平台共计达到150个,开展130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
       ——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培育一批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增长点,开发一批“中国第一”的技术和产品,把辽宁建成装备制造业强省和国家重要的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较“十二五”末翻一番,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0%以上。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建设适应辽宁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体制健全、机制灵活、功能完善、独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及技术服务体系,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选育150个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系),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社会发展领域取得较大进展。建成20个东北地区领先的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2-3个标志性资源平台,取得一批原创性、突破性创新成果,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惠民效益显著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高,生产安全科技研发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安全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选拔培养10名杰出人才,150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0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00个科技创新团队,2000名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联合培养1万名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自主创新基础不断夯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数量超过1000个。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各个环节的科技服务体系,到2020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力争达到600亿元。
       (四)战略重点。
       1.着力完善产业技术和区域创新体系。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部署创新链,疏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大通道”和“微循环”,加快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和区域创新发展的机制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2.着力增强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推进产业技术攻关,力争在若干共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发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产品,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借助“互联网+”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支撑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加快构建“众创空间”等高效载体和平台,加快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全面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着力解决惠及民生的突出科技问题。围绕现代农业与农村发展、人口与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针对老百姓关注的难点和热点民生问题,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科技创新,研发并推广应用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针对制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性、机制性难题,坚持问题导向、对症施策、精准发力,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1.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一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机制。成立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协调机构,构建全省上下贯通的工作推进网络系统,在全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格局。建立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探索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新模式。二是强化企业对科技成果吸纳机制。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开展“创新券”试点,通过支持企业首台(套)产品的研制及示范推广使用,探索试行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三是完善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授予高校、院所的研发团队职务科技成果的使用权、经营权和处置权。探索市场化科技成果定价机制。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和基础研究的人员采取差异化的岗位评聘和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四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能力。培育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和骨干企业,鼓励支持开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大学科技园等专业科技服务。力争到2020年省级联盟试点达到70家,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达到20个,省级及以上技术转移中心50个。五是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意见》,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省市联动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汇聚政府、科研部门、中介机构、企业四方资源;发挥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质增效”行动,把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科技成果落地在辽宁、转化在辽宁、见效在辽宁。
       2.深化科技计划体系改革。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改革管理体制,统筹科技资源,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管理制度。构建包括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科技创新引导,人才、平台、基地等多类计划在内的科技计划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引领、支撑、引导的计划层次,健全科技计划管理相关配套细则,充分发挥科技计划对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省直相关管理部门和地方科技部门的对口衔接,构建纵向上下联动,横向统筹协同共同形成科技创新支持合力的科技计划管理协调机制。
       3.强化科技计划管理机制改革。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完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对科技计划的方向征集、指南发布、项目申报、立项和预算安排、监督检查、结题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管理。组建由科技界、产业界和经济界的高层次专家组成的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科技重点任务方向等提出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结合实际提出科技管理专业机构遴选原则与标准,为推进全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提供重要支撑。大力推动各类智库建设和发展,并充分发挥智库在科技创新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完善地方科技报告系统建设,强化科技报告呈缴管理与综合服务能力,推动科技资源持续积累、完整保存和开放共享。探索建设科技计划征信体系,征集科技计划全过程信用信息,建立科技信用评价机制,为完善计划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4.创新高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勇于先行先试,敢于率先突破,效率优先的原则,全省各高新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小机构、大服务”,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要大胆聘用国内外高端人才,确定职务不受职数限制,聘用专业技术职务不受岗位限制。要大力实行“档案封存、全员聘用”的用人机制,建立按劳分配和按绩分配的薪酬机制,重点向高端人才、有突出贡献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倾斜,在管委会相关人员中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和项目工资等多种收入分配方式。要切实开展全员绩效评价,真正形成干部可上可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可高可低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1.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按照“企业主体、市场机制、任务导向、政府服务”的原则,通过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速全要素整合,促进全产业链创新,建设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以社会化服务为内涵的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整合人才链、提升经济与社会价值的“4+1”链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现代种业等领域组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支撑;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在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科技、现代农业等领域组建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提升企业研发实力;围绕科技创新综合服务的需求,推动组建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创新专业服务。力争到2020年,共性、专业、综合服务三类创新平台数量共计达到150个,研发130项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建立起与辽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资源高效集成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2.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带动关联产业发展。重点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上,着力打造“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一是积极创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沈阳、大连两市的工业、科教和区位优势,以沈阳高新区、大连高新区及金普新区创新集聚区为核心区,发挥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作用,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将示范区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创业中心,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先行区、转型升级引领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开放创新先导区。二是分类推进高新区建设。以落实《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辽政发〔2013〕24号)为抓手,切实加强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政策制定和落实工作,建立和完善高新区运行绩效考核与科学评价制度,促进高新区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快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沈阳、大连国家高新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等新型经济结构成分实现优化壮大,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鞍山、本溪、锦州、营口、阜新、辽阳国家高新区成为省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中枢;抚顺、丹东、铁岭、盘锦、朝阳、葫芦岛、绥中等省级高新区成为科技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点区域。三是系统推进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支持沈阳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探索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体制、新路径。着力打造高层次的开放创新格局,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整合创新资源,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构建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先进制造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基地。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试验,创建创新驱动战略先导区、大众创新引领区、国际级制造业集聚区。力争到2018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和模式。
       (三)培育高新技术创新链,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充分发挥省产业(创业)引导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实施《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借助“互联网+”融合传统产业、衍生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把辽宁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具有辽宁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格局。
       1.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创新链。立足现有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制造基础和品质保障能力的建设,力求在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和重大装备三个层次实现全面突破。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技术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制,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生产企业,装备制造业所需的关键配套系统与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本土化制造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装备产品和知名品牌。将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高效化和服务化,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辽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有效应对“工业4.0”的挑战,同时为把辽宁打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提供科技支撑。力争到2020年,开发一批重点产品,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装备制造重点产业智能化率达到40%,智能制造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链。以国家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为指导,以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及实现两化深度融合为目标,以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共性平台、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基础设施等建设,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和整体技术集成创新,突破一批信息技术自身发展、支撑两化融合和实现互联网+的共性关键技术,积极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和完善产业链条。未来五年,以沈阳和大连产业集群及“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相关产业园为依托,以东北区域超算中心、大连华信云计算中心等数据中心为支撑,在不断完善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工业软件、电子信息核心技术等领域,并推动相关技术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力争到2020年,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工业物联网、健康云计算等典型应用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
       3.培育新材料产业创新链。面向装备制造、汽车、飞机、船舶等对新材料的需求,大力发展国家重大工程急需配套新材料、辽宁钢铁和石化产业升级换代新材料和未来新兴产业关键新材料,将金属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把高端钢铁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先进功能材料作为主要战略方向。加快建设沈阳材料国家实验室,发挥科学技术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突破新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的重大关键技术,破解金属材料工业和化工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遇到的能源、环境、技术等难题,做强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的钢铁、有色金属和石化等重大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一批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培育一批新材料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和区域特色产业,把辽宁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和新增长极。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5%,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率达到60%,在若干先进材料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
       4.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在化药、中药、生物药和医疗器械领域,重新优化、整合全省各类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资源,构建以共性技术平台、专业技术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突破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重大药物品种,力争获得药物临床批件60个、药品注册证书30个、培育重大创新药物1-2个;建立5个中药道地药材GAP种植基地、培育5个销售额过亿元的中药大品种、争取1-2个中药品种进入国际市场;研制5个填补国内空白的整机装备,30项新材料及诊断试剂类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大力发展本溪、沈阳、大连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使各类资源向医药基地聚集,形成生物医学工程、高端仿制药、中药及功能食品、生物药物等特色鲜明、配套完备的产业基地。到2020年,建立功能完备、配套齐全、适应产业发展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体系,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3%以上,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年均增长10%以上,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15%,年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生物医药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在若干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形成科技发展优势。
       5.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创新链。围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3大领域,重点在高耗能工业节能、重化工业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废资源化处理、特色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着力构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核心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引导布局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引导组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节能环保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节能领域,引导能源清洁利用、工业余能余热高效回收利用等节能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一批高效节能装备及产品研发;在环保领域,引导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土壤污染治理、固废与垃圾资源化利用等环保关键技术攻关及装备研制;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引导菱镁资源、钒钛磁铁资源等特色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及装备研制;引导实施一批产业科技示范工程,促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与产品的推广示范。到2020年,力争建立功能完备、配套齐全、适应产业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引导组建1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20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年均增长12%以上,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15%。
       6.培育海洋科技产业创新链。围绕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等重点领域,以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重点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着力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大力提升辽宁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酶制剂、海洋生物功能材料等产业;开发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积极培育海洋风能、波浪能、潮汐能等可再生新能源产业。到2020年,全省海洋基础研究水平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海洋科技产业总产值占海洋产业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新兴海洋科技产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将辽宁打造成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区、海洋科技产业示范区、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区。
       (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1.实施农业种子创新工程。以挖掘和创新应用优异农业种质资源为基础,以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育种研发中心和种业技术创新平台为手段,以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为技术依托,以研究和选育玉米、水稻、花生等为主的作物及主要果树、蔬菜、畜禽、水产、林木等优异新品种和良种为目标,强化和提升育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育(制)种基地,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公益性育种基础研究,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育繁推一体”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和模式建设。“十三五”期间,选育150个适宜辽宁生产需求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抗逆、优质、高产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系),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为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稳步发展提供品种保障。
       2.引导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鼓励研发良种良法综合配套重大关键技术,建立高效优质健康种养殖业生产技术模式;引导开展“蓝色粮仓”关键技术研究,为渔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研制开发农机作业装备与信息化融合等重大关键技术及装备,提升农业机械化与农机农艺结合水平;开展应对农业灾害与灾害预警等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提升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到2020年,突破一批农业重大关键技术。
       3.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创新农村科特派管理模式。鼓励和引导省级科技特派团,建设农业技术研究和应用试验示范基地,鼓励和引导科技特派员开展创新创业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推动区域农业主导和特色发展;实施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提高一线农业生产者承接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通过逐步完善科技特派员社会化管理制度和科技服务体系,引入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农业科技与产业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
       (五)实施科技惠民工程,让科技创新惠及广大群众。
       1.推进人口与健康领域科技发展。瞄准辽宁疾病防治面临的重大、疑难、复杂、关键技术难题,大力提升20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研发水平,使之成为东北地区领先、牵动全省各学科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的龙头与基地。优选10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重点培育,争取使2-3个中心之成为国内一流的标志性重大疑难病症的诊疗中心和创新高地;大力扶持医学创新联盟建设,优化配置资源,在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精准医疗、干细胞、健康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选准若干个具有比较优势和重大应用前景的前沿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形成“辽宁前沿技术高峰”;采用国际技术规范,重点建设2-3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特色鲜明的人口与健康大数据库和重大疾病生物样本库,为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在科学评估基础上,开展3-5个具有辽宁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科技惠民项目,大幅度提升全省城乡居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重点支持10-20项具有国内比较优势、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传统特色技术。加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推广,显著提升中医治未病和慢病康复等领域协同创新性水平;加强出生缺陷风险预测、筛查、诊断和治疗关键技术研究,显著提升不孕不育和出生缺陷规范化诊疗技术水平;加强防控能力,支持开展重大传染病及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及大数据共享等创新研究,显著提升综合防控水平;加强实验动物研究,建设1-2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和模型资源平台。
       2.推进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发展。推进食品安全科技体系建设。依靠科技促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与设备科技体系,促进食品安全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建立;发展食品安全应急检测技术,为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提供科技支撑。开展安全生产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推进安全生产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研究、装备研发和典型示范,重点解决安全生产领域具有倾向性、易发性、普适性的重大共性技术难题。推进智能分析、现代交通系统大数据、高效快速排查、刑侦、火灾防控等社会安全技术研究、装备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交通拥堵、信息网络安全、恐怖事件的预警、检测、防范、应对、处置等社会管控和保障技术能力。
       (六)发展壮大科技服务业,提供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服务重点建设项目为载体,坚持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着力推动科技服务向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1.推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努力建成集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推进沈阳、大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2.推进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搭建和完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全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设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到2020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达到600亿元。
       3.推进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大学、科研院所建立独立技术转移机构,依托自身资源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引导服务机构开展多方位合作,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做优做强,培育品牌科技服务骨干机构。鼓励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整合省内科技服务资源,以产权为纽带,吸引社会资本,组建50家产权明晰,具有龙头示范性的现代科技服务企业。
       4.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继续深化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市探索科技贷款担保、科技保险、产权交易与股权交易等新模式,引导创投、风投以及天使投资等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重点支持高新区等单位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通过设立“风险资金池”等方式,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推进辽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板”工作,围绕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融资需求,为挂牌科技企业提供对接、培训、融资等各类专业化服务。建立创新创业投融资机制,扩大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争取国家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对科技企业进行投资,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模式。
       (七)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力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构建一批产业创新最活跃、高端创业资源最丰富、孵化服务功能最完善的众创空间;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重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激发其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提升。
       1.切实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要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创新内生动力,促进研发机构在企业建立,优惠政策向企业倾斜,人才向企业流动,引导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切实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要加强不同行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分类考核,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政策性引导资金,加强科技奖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激励。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推动规模上工业企业提高研发投入所占比重、提高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所占比重、提高新产品产值所占比重。
       2.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全省重点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各类创新创业要素,采取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突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特点,构建一批投资促进、培育辅导、媒体延伸、专业服务、创客孵化等不同类型的市场化众创空间。支持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孵化机构按照众创空间要求,利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突破物理空间,为创业企业或团队提供包括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资源共享空间在内的创业场所,开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到2020年,力争众创空间达到200家以上。
       3.激活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推进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科技服务,围绕产业集聚区创建一批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设计、试验和检测服务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依托大学、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优势创建一批政产学研金介用合作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大型企业、龙头企业的设备、人才技术优势打造一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品牌。推进“创新券”工作,通过后补助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主动购买科技服务,同时探索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新模式。
       4.全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实施“辽宁省大学生创业百千万工程”,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搭建创业企业孵化平台,举办百场创业大讲堂、遴选千名创业导师、培养万名大学生创业。做好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相关工作,为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搭好融资服务平台,认真组织辽宁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全国比赛,营造辽宁更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八)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
       引导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改革完善资助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1.完善对基础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结合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方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应用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长期、持续、稳定支持的机制,为持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的实施,按照“分类引导、分层支持”的原则,整合全省在学科、人才和基础条件方面的优势,对能够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卫生等领域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及良好应用前景的重大科学课题进行前瞻性布局。拉动社会资金投入应用基础研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2.加强重点领域重大前沿性基础研究。紧密围绕制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托省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开展研究工作,优先支持市场前景好、对全省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应用基础研究,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开展前瞻性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力争在“十三五”末期能够产生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培养一批符合辽宁经济发展需要的科研人才和团队,为转变辽宁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联合培养1万名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3.稳步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针对智能机器人、燃气轮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集成电路装备、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新材料、光电子、卫星及应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和支持新兴交叉学科,每年新增10个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技术中心,为新兴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加强对现有建设优秀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支持,重点推进企业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地方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培育和建设,争取进入国家级行列,并努力强化其创新辐射作用,使其拓展成为众创空间。切实加大对大科学装置建设的支持力度,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大科学装置建设,提升支撑交叉、新兴学科发展以及突破高新技术瓶颈的能力。到2020年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0家以上,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组建研发机构,不断提升创新平台基础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加强顶层设计,围绕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从更广阔的视野统筹谋划和系统布局辽宁科技的发展。充分发挥省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建立纵横结合的科技工作格局,横向协同省直部门共同研究明确各行业、领域科技创新重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产业、项目、平台、人才、基地“五位一体”的配置模式,助优扶强,集中资源保障重点任务实施。纵向上加强部省工作会商、厅市工作会商的“部、省、市”三级联动机制建设,会同各市研究确定区域科技创新的支持重点。
       (二)推进科技投入体系建设,为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综合运用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PPP模式、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事后补助及无偿资助等多种方式,带动和促进社会民间投资,形成政府投入引导,企业与社会民间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模式。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继续深化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各市、高新区及有关单位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加快设立科技支行、科技保险、科技租赁、科技小贷和科技担保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积极争取国家财政科技资金支持,通过辽宁省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等,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方向。
       (三)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统筹国际国内人才资源,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充分发挥人才对创新驱动的核心作用。力争到2020年R&D活动全时人员当量达到12.5万人年,选拔培养10名杰出人才,150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0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00个科技创新团队,2000名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1.深入实施各类人才专项计划。实施辽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双千计划”,加强对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培养,形成科技人才培养的梯次结构。实施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等计划,全面储备各领域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后备力量。
       2.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体系。围绕《辽宁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的落实,统筹考虑人才配套政策制定工作,认真研究条例内容,明确任务分工,全面开展人才配套政策的制定工作,确保条例内容能够落到实处,真正为辽宁科技创新工作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应有的作用。全面落实国家及辽宁现有政策措施,进一步出台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激励政策。拓展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允许科技创新人才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双向兼职,鼓励科技人才利用科技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完善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机制。探索建立科学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机制,为人才培养、选拔、使用提供依据。
       (四)融入“一带一路”等战略,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
       加快与“一带一路”、“京津冀”战略的衔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创新战略,加强合作与交流,建立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体制和机制,积极融入科技全球化进程。
       1.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科技合作交流。以全球视野有效利用和配置国内外创新资源,鼓励和支持辽宁企业与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开展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研发、人才引进等方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支持辽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实现技术标准、成套设备和工程总承包出口。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支持企业实施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突破制约辽宁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依托自身科技资源,承接京津冀经济圈建设中的产业转移和高新技术辐射,实现互补共赢发展。
       2.深化院地合作与加快军民融合发展。加强与以“两院十校”为重点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在辽落地并实现产业化。推进沈阳材料国家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建设,推进大连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一批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贯通式创新平台。积极推进中科院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建设,引进一批高技术项目入驻。到2020年入驻中科院丹东育成中心的高技术项目达到20个。推进军民良性互动,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军民结合产业,争取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较大科技进步。建设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3.提升研发机构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好沈阳、大连核心城市优势,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全球性知名企业重点实验室、国内外重大项目、国际性组织等高端创新资源落户辽宁。鼓励领军企业以联盟形式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或国际前沿技术机构开展研发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推广,提升领军企业在关键技术和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五)完善科技政策体系,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根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落实好国家和省促进科技创新的各项政策,使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1.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辽宁现有的各类科技创新政策法规进行系统梳理,围绕辽宁科技发展重点,推动出台一批适应创新驱动战略要求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科技政策法规,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引导作用,形成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以推动科技与经济相融合为重点,优化完善现行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使其与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效协同,覆盖完整的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2.实施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及质量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权益;加强对知识产权重要作用的宣传,构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体系,引导和支持重点领域形成重大专利和标准。到2020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36件。推进技术标准战略实施,健全标准化运行机制,支持企业、社团积极自主制定和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积极发挥质量促进提质增效升级作用,促进质量与科技创新工作有机结合。

上一篇:《辽宁省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7-2020年)》
下一篇:辽宁省知识产权“十三五”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